党建动态
党建空中课堂丨第3期:《新青年》新篇章
发布时间:2022-04-06

       《新青年》原名《青年杂志》,陈独秀于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办。他在创刊号上发表的具有发刊词性质的《敬告青年》一文,鲜明地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,向封建思想文化挑战,是新文化运动第一篇纲领性文献,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。在《敬告青年》一文中,陈独秀满怀激情讴歌,“青年如初春,如朝日,如百卉之萌动,如利刃之新发于硎,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”。他以进化论的观点,论证青年之于社会,“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。新陈代谢,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,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……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,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《青年杂志》的内容新颖独特,树起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,与青年共同探讨各国学术、思潮,给沉闷的思想教育界吹来一股清风,使人们从封建专制主义造成的盲从和蒙昧中解放出来,被誉为“青年界之金针”和“良师益友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陈独秀把主编《新青年》与改革北大结合起来,并帮助蔡元培罗致人才。当年8月,就在陈独秀来北京的几个月以后,年仅26岁的留美学生胡适也被蔡元培聘请为文科教授。胡适是陈独秀的安徽同乡,于1910年赴美留学,是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化巨匠。他提倡白话文,反对陈腐的文言文,以实际行动响应陈独秀发起的文学革命,在中国知识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


        《新青年》是个综合性的学术刊物,每号约100页,6号为一卷。从第1卷第1号(1915年9月15日)到第3卷第6号(1917年8月1日),由陈独秀主撰。从第4卷第1号(1918年1月15日)起,《新青年》由陈独秀个人主编改为同人刊物。第4卷第3号《新青年》刊登了一则《本志编辑部启事》:“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,投稿章程业已取消,所有撰译,悉由编辑部同人共同担任,不另购稿。其前此寄稿尚未录载者,可否惠赠本志?尚希投稿诸君,赐函声明,恕不一一奉询,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,概不酬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当时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生毛泽东这样评价《新青年》:“《新青年》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,由陈独秀主编。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,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。我特别爱好胡适、陈独秀的文章。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,一时成了我的模范”,“有很长一段时间,每天除上课、阅报以外,看书,看《新青年》;谈话,谈《新青年》;思考,也思考《新青年》上所提出的问题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1918年11月,李大钊发表了《庶民的胜利》等文章,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。次年5月,李大钊为《新青年》主编《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》,并亲自撰写了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》一文,对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——政治经济学、科学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。这是中国人著作中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作系统完整的介绍。


        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及五四运动的洗礼之后,越来越多中国先进分子集合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。红色思潮的传播,社会主义学说的信仰者的聚集,使进一步成立革命组织成为可能。1920年3月,在李大钊的倡导下,北大红楼里诞生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,汇聚了邓中夏、高君宇、张国焘、黄日葵、何孟雄、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人。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宗旨是“以研究关于马克思派的著述为目的”,“对于马克思派学说研究有兴味的和愿意研究马氏学说的人,都可以做本会底会员”,“入会手续,由会员介绍或自己请愿,但须经会中认可”。


        北京早期共产主义者在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同时,还深入工农群众之中开展工作。他们通过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深入北京郊区农村和工厂,宣传群众,组织群众。李大钊这时已开始认识到,在中国仅仅建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是不够的,必须筹建无产阶级政党。10月间,李大钊在北大红楼一层东南角的图书馆主任室,也就是119房间秘密召集会议,宣布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,并当众宣布每月从个人薪俸120元中捐出80元为北京党的早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费用。李大钊在送别奉共产党国际之命来华帮助建党的维经斯基时说:“我们这些人只是几颗革命的种子,以后要好好工作,把种子栽培起来,将来是一定会有收获的。”


        1921年7月23日晚,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(今兴业路76号)召开。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的13名代表出席大会。其中,张国焘、刘仁静是北京代表,也是北大学生;广州代表陈公博是北大哲学系学生;湖南代表毛泽东五四运动前后,两次前来北京,曾在红楼工作、学习,多次找李大钊、陈独秀请教,还经常与北大学生罗章龙、邓中夏等人交流思想,钻研马克思主义,在此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;山东代表王尽美是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员,也多次到红楼请教李大钊、罗章龙等人;陈独秀的代表包惠僧在五四前后曾是北大国文系的旁听生。


        从建党酝酿、准备,到组织建立后各项工作的展开,在《新青年》的影响下,在北大红楼里,有先进青年救民于水火的家国怀情,有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,有早期共产党人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民族血性,更有那百折不挠闻过则喜的博大胸襟。百年来的光荣与梦想,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相伴相生;百年来的革命足迹与精神,必将永载史册、薪火相传。


(摘自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《文物中的红色基因·家国情怀卷》)

暂无数据

©2022 华能贵诚信托 黔ICP备18000947号-1 贵公网安备 52011502001976号